成年人的“520”早已被明码标价?

发表时间:2022-05-20 17:22作者:容易智能


今天520到处都洋溢着浪漫的氛围,走在街道上的小情侣们手捧鲜花笑容洋溢,讨论晚上看什么电影去哪吃饭,而这看似浪漫的背后都暗含了一波波的商业行为,好像成年人的“520”早已被明码标价…



520原本只是简单的数字,却因为某些商家的谐音梗炒作成为“情人节”而这就印证鲁迅先生的“世上本无路 走的人多了便成了路”,经过商家一系列精心地炒作,不断有各种互送礼物的节日出现,仿佛爱意必须靠礼物传达否则就不算真爱。


微信图片_20220520171639.jpg



当这一天到来 那当真是有人欢喜有人愁


谈恋爱的男士们不得不提前准备女朋友心宜的礼物再小心翼翼地赠送,捂着本就“空空如也“的钱包,商量晚上去哪吃饭比较合适,唯恐礼物价格过低显得没有面子、餐厅太廉价显得没有档次。女性则负责争先恐后在朋友圈“秀恩爱”巴不得通过男朋友的贵重礼物来展示两个人对爱情的坚贞。


在男性眼里可能觉得这种节日的“涨价”和“排长龙”显得毫无价值意义,但是显然女性朋友们并不这么想,即使明知是“消费陷阱”仍然愿意为“噱头”买单无非是受周围环境的反复冲刷,使得内心也对这种商业行为产生默许。


微信图片_20220520170826.jpg


作为商家早就摩拳擦掌,熟悉的花店老板早就从5.14就已经开始各种文案轰炸朋友圈,每天几轮不同文案宣传,生怕别人不知道520是表达爱意以及消费金钱的好机会。商场也到处张灯结彩各种浪漫氛围一起上,各种拿着520做噱头,毫不掩饰地想要进行一波波“割韭菜”行为。


微信图片_20220520170818.jpg

究其根本,不过是成年人的浪漫早已被明码标价

520这种节日从本质上来说:因为有需求,所以才会产生情感之下的市场。久而久之,就变成了一种约定俗成的仪式。表面上是由我们自己做主去定义自己的恋爱,但实际上早就被商家反复洗脑进行一次次地“强迫消费”但这真的是正确的吗?

成年人需要“仪式感”但并不代表“谈恋爱”可以成为“奢侈”

与长辈们的简单纪念相比,当代年轻人的爱情似乎有点“变质”。爱情的深浅由礼物的价值衡量,礼物的贵重由节日定义,靠“仪式感”一遍遍地洗劫消费者的口袋,似乎有一个节日不送礼物就意味着“抠搜”、“变心”,这种气氛下“谈恋爱”已逐渐成为“奢侈”,但这种思维真的正确吗?


895d1e011db9875ba73cf186c172042b_0402.jpg_wh300.jpg

我国的晚婚不婚现象大多也是因为资本将爱情作为商品赋予标价进行出售,使越来越多的人不能爱、不去爱、不想爱。因为大家能够清晰地意识到恋爱带来的生活水平下降和不得不产生的人情往来,这也让更多的人对爱情望而却步。

其实真正爱你的人更应该设身处地为对方着想,靠礼物维持热度的爱情未必长久,真正的相守靠地是“甘苦与共”而不是“打肿脸充胖子”一味追捧节日消费行为可能会将自己沦为资本主义的“待宰羔羊”,商家打着浪漫的旗号掠夺你的钱包。

最后,今天的你有为浪漫买单吗?





容易智能,专注互联网科技与产业融合,做企业优质的底层设计师,助力企业数字化转型升级高效落地。


分享到:
关于我们              核心服务               图文视频              合作案例              合作案例
规划设计
主营业务
精选文章
销量倍增
客服咨询:
0791-82329823
互联网科普